2013年3月14日
近日,記者發現,江蘇揚州市區一些工地旁擺放了不少特殊的“房子”其外觀和集裝箱一樣,但有門有窗,里面還住著人,且標明“每個箱每天6元”。
新鮮
住人集裝箱“標間”可住10人
記者來到市區文昌路某工地,這里放置著兩個外觀被刷成白色的住人集裝箱,其外壁上寫著,住人集裝箱規格為6×3×2.78米,還預留著安裝空調的位置。走進住人集裝箱可以看到,里面擺放著5張上下鋪的床,可供10人居住;房內還安裝有插座、開關等。
“18平方米、住10人,是這類住人集裝箱中的'標準間'。”生產廠家的王老板介紹,除此之外,也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定制。“可以是套間,里面包括廚房、衛生間、客廳和臥室;也可以搭建兩層樓房,但租金要更貴一些。”
據介紹,這類住人集裝箱是從國外傳到國內的,“最早出現在深圳,之后逐漸發展到長三角甚至北方。揚州是去年下半年才出現的。”
誰在住?
多為建筑工地租用
這種住人集裝箱通常都是什么人在住?“一般是工地聯系我們比較多。”王老板說。
“以往在工地上干活,通常都是工人自己用磚塊砌幾間簡易的房子住。”農民工葛大爺說。一邊的工程監督人員韓先生補充道,用磚塊、泥土臨時搭建的房子,質量可想而知,冬天冷不說,遇到大風大雨天,還比較危險,而且大都沒床,工人們鋪塊門板就是床鋪。
在另一處工地上施工的工頭盧先生則算了筆經濟賬:臨時搭建房子,成本約200元/平方米,一間18平方米的活動房約需4000元建造成本;以6元/天計,一只住人集裝箱一年的租金約為2160元。對于工期較短的工地來說,更為經濟。
住著感覺咋樣?
焊接結構,挺穩當的
住在住人集裝箱里感覺如何?葛大爺說,跟以前自己臨時建的房子比,住得更踏實,“前幾天刮大風都沒出問題,看來挺牢靠的。以前住簡易搭的房子,遇到大風大雨天,都不敢睡得太沉。”
工程監督人員韓先生介紹,工地上還常用一種活動板房,多為鑲嵌結構,而住人集裝箱為焊接結構,更堅固一些。此外,住人集裝箱內部的插座等用電設施都已安裝好,不用再拉電線等,安全性好得多。
普通市民能租嗎?
得先審批,不然就成違建
“6元/天,比在市區租房便宜多了。我能租一個住嗎?”剛從職大畢業半年的小李問。從技術上講,完全可行。王老板介紹,從住人集裝箱吊運、擺放到樓梯安裝,只需半天時間,運到地方后15分鐘即可安裝完畢。
不過,租回來擺在哪兒可是問題。城管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,如果普通市民想租住或購買,需獲得相關部門規劃審批,否則就屬于違章建筑,會被依法拆除或移走。
相關內容:
查看更多集裝箱房屋|集裝箱活動房|住人集裝箱|集裝箱住宅|集裝箱建筑|二手集裝箱新聞資訊